台灣高端腕表市場成熟,向來深受各鐘表品牌重視,回顧2016,台灣金字塔頂端的收藏家再次展現了非凡實力。在富二代出手和獎項加持等因素影響下,不僅交易熱絡,甚至有品牌在台灣的業績拔得頭籌、拿下全球之冠,堪稱另類台灣之光。
「(高端)客人一直都在,只是在等待下手時機」,寶格麗(BVLGARI)公關經理呂蕙伶說。去年10月,寶格麗舉行超薄三問與複雜腕表鑑賞會,多款高複雜等級的「大表」搶先來台,並在短短3個月內賣出13只高複雜腕表,囊括水晶陀飛輪、鐘樂報時陀飛輪、四槌三問報時大複雜腕表、活動人偶表等,每款都是重量級之作,售價在5百萬至1,800萬元間,讓台灣業績居品牌全球之冠。
呂蕙伶表示,台灣的藏家很願意收藏珍稀、有價值的作品。往年只賣出1~2只的高複雜珠寶女表,今年銷售數量也創近年新高,如LVCEA天堂鳥陀飛輪腕表,足見頂級貴客更懂得欣賞複雜的工藝表。她分析,只要是「破紀錄」、「全球唯一」、「品牌辨識度」、「限量」或「得獎」等,都是吸引行家出手的關鍵字。
以獎項加持為例,Hublot去年賣出一只大教堂三問陀飛輪,此款表曾於2014年獲有「表界奧斯卡」之稱的日內瓦鐘表大賞(GPHG)頒發最佳問表。當年Hublot首度把三問機制放在鈦金屬表殼裡,蔚為話題。台灣於2015年到貨,去年售出。
另,芝柏(GP)的三金橋陀飛輪辨識度高,在表迷眼中是陀飛輪代名詞。去年芝柏3百萬元至千萬元的高單價腕表便占業績5成以上,至於百萬元上下的單橋陀飛輪則拜225周年紀念話題之賜,也賣出10多只。
此外,去年台灣高端腕表的業績,不少來自富二代的貢獻。寶格麗表示,富二代年紀輕,較能接受大膽的設計,也勇於投資、收藏。Hublot不諱言,富二代是其主要客群,主因在於Hublot外型獨特、風格強烈,不易撞表,故特別受到青睞。
FB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