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人對甜點、下午茶的消費力堅強,近十年來,鬆餅尤其受到女性消費者的喜愛,從早些年的米朗琪、咖啡弄等排隊名店帶起的「waffle」格子鬆餅流行,到近兩三年間受日本消費習慣影響的「pancake」煎餅文化,兩大派別鬆餅在台灣各自穩固地拓展,加上新口味的研發,讓鬆餅熱潮持續不退燒。
受明治維新的西化政策影響,日本人很早就養成吃「pancake」習慣。約莫從2013年到2014年開始,東京更吹起一股將大量水果或是蛋、蔬菜等堆疊在pancake上的「夏威夷鬆餅風」,這股潮流也吹進了台灣。以近幾年登台的Kyushu Pancake九州鬆餅和杏桃鬆餅屋為例,可說是帶起台灣「pancake」流行的指標名店,兩者透過使用7種天然穀粉當原料、混合不同低、高筋麵粉的方式,將鬆餅本身變為最大的主角,搭配多種鹹、甜配料,迅速累積一票粉絲,更曾創下一位難求、連電話訂位都要等上3個月的紀錄。
九州鬆餅透露,台灣人以前吃鬆餅較習慣聚焦在搭配的食物上,對鬆餅本身並沒有太大的要求,但其實「pancake」自己也可以當作主角,尤其九州鬆餅使用天然穀粉為原料,可以咀嚼到穀物香氣,搭配甜、鹹配料都非常對味。杏桃鬆餅屋則表示台灣人偏愛「pancake」的濕潤度,而這種濕潤的特質能與奶油、蜂蜜、果醬、蛋汁等相襯。
雖然兩家名店皆以「pancake」聞名,但各自透過不同嘗試滿足消費者的各種喜好。九州鬆餅店內也提供「waffle」,同樣發揮穀粉原料精神,其中與炸雞等類型的鹹食之間的搭配,也能當作正餐的飽足感和協調滋味,成功吸引男性族群。杏桃鬆餅屋則是以「舒芙蕾厚鬆餅」闖出名號,這也是日本人相當喜愛的「熱蛋糕」類型甜點,它與「pancake」的差異除了麵粉比例之外,更多了一到進烤箱的程序,熱呼呼的鬆軟口感讓女性消費者趨之若鶩。
新聞辭典/waffle、pancake怎麼分?
英文為「waffle」的格子鬆餅,是起源於比利時的一種麵粉烤製餅。而「pancake」煎餅,則有「美式鬆餅」之稱。兩者的原料一般來說都是麵粉、雞蛋、牛奶,但每家店在比例上會有不同的調整。「waffle」製作過程會使用格子狀的模具烘烤,口感較硬、脆,厚實的體積也較有飽足感。「pancake」則以平底鍋煎製,形狀大多以圓形為主,分量輕薄,口感較為鬆軟濕潤。
FB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