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的好生活究竟是什麼呢?早晨伴隨著鳥鳴醒來,去公園做做運動,散步到市場買菜,好好吃頓早餐,下午去附近新開的咖啡廳裡坐坐,或著騎腳踏車到處閒晃,到三民游泳池游泳,游完買個紅豆餅當點心,坐在對面公園裡邊品嚐邊看小朋友溜直排輪。這樣帶點奇幻又愜意地日常,對民生社區人而言,是再真實不過的生活場景。民生社區哪裏好玩?何以特別?是什麼讓這個只能靠公車抵達的地方,有著自成一格的特殊魅力?且聽生活在這裡的創意人們怎麼說。
市場
早晨的傳統市場,是庶民生活文化中無可取代的。今天又有什麼新鮮的,哪一家的菜最漂亮,這次的魚貨很不錯,晚上來弄個海鮮燉飯好了!一天的藍圖開始有了個樣子。每天的這個時段都會遇到差不多的人,那是生活圈和生活時鐘的交會;那位媽媽今天帶孩子來上菜市,應該是開始放暑假了吧!水果攤的爺爺換成了年輕的老闆,阿姨們都說,你爸爸都會算我便宜。老社區獨有的精神風貌,真實但適度的人際互動,在早晨的市場裡淡淡的瀰漫著。
公園&運動場
民生社區的22個公園裡,每個人都有最喜歡跟最習慣的那幾個。有的有涼亭可以下棋,廣場可以做早操和溜冰,有的有跑道、網球場和棒球場,有的有遊樂設施跟健康步道;每個公園都是不同鄰里的居民們的庭院、運動場、遊戲區、茶沙龍甚至書房。生活的機能性和豐富度因公園而提升,不同年紀的大小社區人,在這裡享受不同的公園經驗。
公寓後巷
民國53年按美式住宅模式興建的民生社區公寓,後巷都有預留4至5公尺寬的空間。民國89年時推動的「後巷變花園」改造計畫,讓整治完成後的公寓後巷,成為現今滿是盆栽與綠意的人行窄道,幾乎一次只能一個人行走,卻也成了此地別樹一格的地方特色。
圓環
自古圓環就是城市中連結起區域機能的生活中心,蘊藏著在地傳統的生活方式。三民圓環是民生社區主要幹道的交通樞紐,民生東路、新東街、富錦街、延壽街、三民路,所有聚集人群的大街與小巷,幾乎都得穿過圓環通向彼此。一旁的民生社區活動中心,在民國81年正式落成啟用時,曾是全亞洲區最大、設備最齊全的活動中心大樓。
綠樹環繞的老公寓
1968年時,有著寬廣的巷道、防火巷的公教住宅與聯合新村先後完成,是當時台北市最現代化最美觀、公共設施最完善的四層樓住宅。四層樓高的公寓承載了許多舊時代建築特色,現在則成為許多設計和創意領域工作者喜愛的工作/生活的空間,充足的綠意與不壓迫的環境,是靈感的孕育之地。
FB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