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歸原點 品牌價值
金融風暴,只是敲響了第一聲戰鼓,國際間接二連三的經濟警訊,終於深深植入市井小民的心中,荷包越看越緊、消費慾越來越難被刺激,精品如何迎擊消費緊縮的大環境,重新找到「人心」的戰場?
其實不論是「平價時尚」的興起,或是「週年慶現象」,顯現的都是同一個問題,薪水族對未來的不安,促使消費習慣轉向「便宜」、「精打細算」。不過,一線精品名牌不會等到現在才開始恐慌,經歷了M型社會現象,許多名牌都意識到,不能再兩手通吃(中價、高價),副牌策略未必能帶動業績擴張,入門商品也不再是銷售保證。越來越多品牌發現,一切都必須回歸原點~品牌價值。
經典 精品的一線戰場
對於精品來說,要對市場重申品牌價值,自然回歸到「經典」(贈獎活動第2題提示),歷時百年而不衰的商品,跳脫了流行的快速起伏,不論是設計、材質、作工、歷史,才是精品不同於一般流行品牌,真正的內蘊價值。
以HERMÈS為例,買一個包的價格可以買一部車,為什麼消費者還是渴望擁有?或許不少人聽過這個故事,HERMÈS的每個包從選皮、剪裁、釘釦、縫合,甚至收邊,全部由同一位工匠負責,並印上皮革工坊的編號、工匠編號、以及出廠年代,而且當包包需要維修時,也會送回到當初製作的工匠手中,據說資深工匠不需要打開皮包看編號,一眼就能認出是不是自己所製作。這種超越挑剔的用心,可以說是一種對「物」的愛情了,價值,於焉而生。
多虧快速時尚 精品專心發展高端時尚
作家劉軒說:「精品要感謝ZARA、H&M、UNIQLO這些快速時尚的出現,讓它可以一心一意地發展它的高端時尚。」
因為在所謂的「Fast Fashion」出現之前,精品為了要顧及市場性,希望能上下通吃,所以著力開發入門商品或是較低價的副牌,但這是雙面刃的作法,表面看似擴大市場,實際上卻使得品牌的定位模糊不明,甚至降低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。也因此,這幾年可以看到精品對副牌的操作愈趨保守,不再大肆炒作,或者像很受歡迎的miu miu,就拋棄副牌之身,轉向經營為獨立主牌。
可以觸及的時尚夢
劉軒認為,當人們可以在H&M發現Dior的設計影子,或是在ZARA看到哪個大設計師的創作理念,其實都等於是給予精品最高的肯定。「快速時尚絕對滿足了中產階級對於時尚的嚮往,就像我們去博物館看藝術品,看完展覽,心嚮往之,但不可能把原作帶回家,還好有場外的複印畫作可買。」他如此解釋。
知名部落客&作家個人意見(陳祺勳)也說:「Fast Fashion的出現,等於是給了消費者一個夢,或許你喜歡有設計感的衣服,但你的經濟能力無法消費高價精品,而Fast Fashion正能滿足你的慾望。」所以Fast Fashion巧妙切入了精品無法進入的藍海,把時尚變成更多人能觸及的夢想。
不過當Fast Fashion大舉入侵,平價對上高價,所謂價值誰能勝出呢?
.BRAND名牌誌邀請你一起參與這個精品界的年度盛事,選出你的最愛名牌!網址:http://goo.gl/pNZ7bw
.udn STYLE 也特別與BRAND名牌誌推出一檔小贈獎活動,只要回答三道有關精品與平價時尚的小問題,就有機會抽到來自英倫的 ACCESSORIZE 花漾手拿包喔!前往「精品vs.平價時尚小調查 送英倫花漾手拿包」贈獎活動
FB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