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京奧運/這不是粉餅盒、它是奧運獎牌盒 瞬間誕生兩面跳高「金牌」還要火速送去貼金?
東京奧運賽事即將邁入尾聲,選手們為了摘金,在賽程上迸發的是經年累月的努力,而本屆奧運由工藝、美學兼容的國家日本主辦,開幕式的許多創意表演令人印象深刻,獲獎者所拿到的奧運獎牌、獎牌盒,更蘊藏著全日本民眾的誠意協力與職人精神。
■奧運獎牌
透過2020東京奧運委員會向專業設計師、學生徵件,共徵得400多件參賽作品,奧運獎牌最後由來自大阪的川西純市作品勝出,靈感來自運動員日常付出的努力,外型以打磨、發光的原石作為輪廓,象徵光亮、光彩,材質反射來自四面八方的光線,意指選手在揮汗之餘的能量,與支持者群體的光芒,也呼應川西純市「光輝」、「選手的活力」、「多樣性與調和」的主題發想。而根據國際奧委會的規範,獎牌正、反面也涵蓋了以下元素,包括希臘神話中的勝利女神妮姬(Nike)圖像、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東京2020字樣,以及五環標誌。
懸繫獎牌的緞帶,印有和諧的方格圖案,亦即在江戶時期所定名的「市松模樣(いちまつもよう)」,以及現代和服布層配色(襲の色目)中的圖騰變化,並以低碳製造,支持環保永續。延續了大和美學的實用性,緞帶表面有凸起的矽膠線條設計、獎牌側面也以手觸凹點細節,讓視障人士以手觸摸就能辨識金銀銅牌之別。
此外,獎牌不僅來自資源回收再製,也創下奧運史上首度號召全民一起投入製作獎牌的紀錄,在2017年4月開始,奧委會即發表了「都市礦山!大家的獎牌」計畫,在全日本募集了整整2年、總計回收78,985萬噸廢棄手機和小型家電,作為奧運獎牌的原物料,經過分類、拆除、電解及熱分解之後,最終煉出大約32公斤黃金、4,100公斤銀與2,700公斤銅,用以因應奧運的5千枚獎牌所需。
由此可知,奧運獎牌並非以純金、純銀、純銅製成,而是使用回收電器金屬創作,因此前幾日在在東奧賽程的跳高項目,臨時由卡達的「跳高王子」巴爾辛(Mutaz Barshim)和義大利選手坦貝里(Gianmarco Tamberi)並列金牌,超越勝負的運動家精神令人感動,主辦單位也需要立刻再送一面金牌去到日本金澤,由工匠進行「貼金」的動作;在國際奧會的規定中,金牌僅需含6公克的真金即可,因此每面金牌的造價大約是5萬日圓、約折合台幣是12,845元,而它的重量是446公克,比想像中來得重,卻是選手心中夢幻的不能承受之輕。
而這之中有個趣味卻也令人震驚的事實,在近8萬噸廢棄回收當中,除了數位相機、遊戲主機、筆電之外,竟包括了NTT Docomo在門市回收的621萬支手機。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時,獎牌中即象徵性地運用1.5%廢棄電路板材料,到2016年里約奧運製作銀牌、銅牌時,則已包括30%回收材料;到本屆奧運,已達每面獎牌都使用了100%回收材料製作,即使放置獎牌的阿波藍色扇形托盤,都是來自可回收材質,用以契合本屆奧運對環境永續的理念,東京奧委會表示,「希望透過獎牌製作,喚醒人們對保護地球資源、電子垃圾回收的重視。」
■東奧獎牌收納盒
置放東京奧運獎牌的木盒,則由工業設計師吉田真也(Shinya Yoshida)設計。獎牌收納盒的靈感,源於東京奧運會徽的圖樣,用每個手工打造的木盒向達到巔峰的運動員致敬,工匠來自北海道網走市津別町4,400人口小鎮上的「山上木工」,以手工製作、生產5,000多件獎牌盒。
手掌般大的收納盒內藏玄機,工匠在盒身、盒蓋共鑲嵌12顆磁石,羽球男雙「麟洋配」李洋、王齊麟即在IG限動放了影片表示「獎牌盒好帥」。盒底共有4個洞孔、各自嵌入2顆磁石,總計8顆,嵌入磁石後,再用小木椿封實,打磨到肉眼幾乎看不到封孔的縫隙;盒蓋則有4個孔洞、4顆磁石,因此,向右滑開盒蓋時,因磁吸力作用,獎牌和盒蓋會左右形成如同奧運五環並列的交錯,因此在製作過程,磁石是否能準確上下對準、誤差低於0.05公分,也考驗著工匠的精準度。
獎牌盒身來自北海道獨有的水曲柳木,將木材切割成圓餅形,再刨空中間部分,顏色則是來自日本浮世繪藝術中的靛色,用以表現傳統文化。融合日本文化與技術,透過一個個溫潤、溫暖的獎牌收納盒,讓人體會為比賽付出的傳統工匠、和運動員強大而美麗的能量,各自都全力以赴地達成了目標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