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洗完澡讓身體狂發癢?洗澡必注意4件事 最佳水溫曝光,多吃菠菜也有用

聯合新聞網 記者劉小川/台北報導

近期溫度開始下降,許多人開始享受熱水帶來的沐浴時光,但不少人在洗澡後都會有皮膚乾燥、發癢的症狀,而且越抓越癢,甚至起了疹子、泛紅。該如何應對這樣的狀況?

冬天洗澡,有些事情要注意。圖/摘自pexels

一、洗澡頻率過高

有些人習慣每天洗澡,但秋冬不僅溫度變低,天氣也變得濕冷,皮膚為了適應這樣的環境,也容易出現粗糙、脫屑的現象。如果洗澡像夏天那樣頻繁,就會讓身上的皮脂、水分過度流失,甚至會破壞角質層。此時的皮膚就會變得更加乾燥、脆弱,才導致肌膚出現搔癢的狀況,嚴重還可能會感染細菌。

二、洗澡時間過長

許多人進入浴室後就彷彿進入自己的小世界當中,聽歌、唱歌、沈溺在舒壓世界。但是洗澡時間真的不宜太過長。先不說在浴室密閉環境內待久會喘不過氣,洗澡時間長,會讓皮膚表面的屏障「皮脂膜」造成傷害,即便皮膚平時沒問題,長久下來也會洗出問題,引起皮膚乾癢。

洗澡的時間不要太長。圖/摘自pexels

建議一般淋浴時間10至15分鐘即可,就算是泡澡也不要超過20分鐘。還要注意的是,本身有「心血管疾病的族群」,更不適合長時間泡澡。

三、水溫過高

秋冬的氣溫比較低,許多怕冷的人,總愛在較高的水溫下洗澡,不僅感到身體的舒服也感到一天的壓力被舒展開來。但其實,過高的水溫,會使我們的末梢神經興奮,加快身體的水分流失,導致洗澡後肌膚乾癢的問題,甚至誘發濕疹、蕁麻疹的問題。水溫過高會導致皮膚擴張、血管擴張等情況,使心臟、腦部血液減少,有慢性疾病的人,在秋冬時刻洗澡也要特別注意。建議洗澡水溫接近人體的溫度即可,一般別超過40 ℃。

四、清潔用品太刺激

秋冬肌膚相對乾燥脆弱,如果使用清潔能力較強的沐浴清潔用品,或使用過量,也可能會損害皮膚的保護層,使皮膚的耐受度下降,也是造成肌膚乾癢的主要原因。在選擇清潔用品時,只要能達到清潔肌膚,盡可能溫和不傷皮膚。好比說洗澡後不會感到乾燥,保持肌膚光澤濕潤度。

慎選清潔用品。圖/摘自pexels

建議洗澡後可以用柔軟的毛巾擦拭過身體,再使用保濕鎖水的乳液鎖住皮膚的水份,對乾癢肌膚達到緩解。

貼心小提醒:

一、適當補充身體水分

水喝的多,對皮膚自然有好處,因為水能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,並增加皮膚的彈性及含水量。還可以幫助延緩肌膚的老化。

要補充身體水分。圖/摘自pexels

二、補充維生素A

維生素A有比較明顯的抗角質老化效果,可活化肌膚,讓肌膚看起來更細緻,並且能夠改善肌膚鎖水功能,延緩肌膚老化。要維持好的肌膚狀態,除了喝水之外,減少辛辣刺激的飲食,在食物補充上含有維生素A的有菠菜、胡蘿蔔、南瓜、芒果、杏仁等皆含有維生素A,適當補充即可。

保養 秋冬

推薦文章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