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月潭看草間彌生!漢來日月行館「必看8件藝術品」
甫於2024年底正式亮相的「漢來日月行館」,以「藝術與生活共融」為核心理念,邀請知名設計師Daniel Wong聯合策展,在草間彌生、Ugo Rondinone、朱銘,以及張大千與齊白石等名師作品之外,再結合多位台灣在地藝術家的作品,為飯店注入豐富的且多面向的美學能量,為藝術愛好者、旅行者和文化探索者,開啟一場心靈饗宴。
漢來日月行館原址為皇太子裕仁行宮,後成為先總統蔣中正最愛行館,乘載歷史與歲月延續。新生的漢來日月行館共斥資15億打造,由國際著名設計師LWMA李瑋珉操刀,採地上12層、地下3層的設計,每一間客房與多處公共空間,均可欣賞到日月潭景致。整體設計靈感取自湖光山色,將自然元素和諧地融入室內,宛如將日月潭之美帶入每一處角落,呈現靜謐優雅格調。
漢來日月行館的特色之一,就是以飯店空間為平台,精選國際與台灣在地藝術作品,打造藝術美學與飯店場域的巧妙融合,讓賓客不僅享受住宿、日月潭的湖光山色,同時也可擁有一場跨越時間與空間的文化旅程。目前飯店內共展出8件藝術作品,涵蓋「國際當代藝術」和「台灣在地藝術」兩大類別,各自呈現不同創作特色與文化底蘊。
當代藝術部分,包括草間彌生代表作「南瓜」(中國信託銀行典藏借展)、瑞士藝術家Ugo Rondinone的「西北海峽」,還有雕塑大師朱銘的「太極系列」,以及國畫大師張大千、齊白石的「海棠八哥」與「紫藤」。展出地點分別於GF層、1樓、11樓、2樓等處,為公共空間帶來精彩的亮點。
台灣在地藝術部分,則由Daniel Wong為館內藝術氛圍注入更多靈感,邀請多位台灣在地藝術家,結合日月潭自然與文化特色進行創作。徐暋盛的「日月映輝」以竹子、自然為主題,完美詮釋自然生命律動;林芳仕的「蔓蔓日茂」以窯燒琉璃、金箔與不銹鋼為主要材質,透過流動的線條隱喻日月的交融,勾勒出自然的蓬勃生機;王雅蘭與廖曉蓉的「四季相映」則以構樹皮與薯榔染料為材質,描繪日月潭四季更迭中的自然律動。整體傳達出對於自然的深刻致敬,以及人類在自然中尋找和諧與永恆的哲思。
除此之外,漢來並規劃「日影水月跨界藝術座談會」,讓參與者、藝術家與觀眾,共同交流藝術創作背後的故事。同時規劃與地方學校的合作交流,邀請學校師生來館參訪,近距離感受藝術與文化的魅力,甚至讓學生親自參與竹編作品的創作體驗課程,藉此啟發孩子們對在地文化的認識與熱愛,讓藝術成為下一代傳承與創新的力量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