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家級古物北港大龍旗 搖身變成今年最耀眼的花燈

聯合報 記者蔡維斌/雲林即時報導

台灣燈會原鄉的北港燈會昨晚啟燈,10大燈區中位在文化中心燈區由花燈大師吳登興創作的「大龍旗」最受矚目,這座高達6公尺的大龍燈,以國家級古物的北港飛龍團百年大龍旗為發想,運用藝陣舊衣帽作為燈布的環保概念,喚起對藝陣文化的回憶與認知,別具創意。

北港飛龍團創建於清宣統元年,是國內少數歷史悠久的龍團,也是北港媽祖遶境重要的陣頭隊伍,搭配龍團出巡的兩支「大龍旗」1926年完成,旗面高達673公分約兩層樓高,出團須以高架推車推行,走在隊伍前導,十分壯觀。

尤其旗面的巨龍刺繡,工法細緻龐然,早年有「天下第一旗,繡倒三間店」的俚語。北港花燈大師身兼飛龍團總務委員的吳登興表示,大龍旗年代久遠,成為館藏寶物,已近50年不再隨團出巡,因深具歷史價值與獨特性,2014年送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修復至今,前年獲文化部指定為國家重要古物,這也是國內僅存的國家級大龍旗,彌足珍貴。

為喚起民眾對北港百年藝陣文化的回憶,今年北港燈會,他便以「大龍旗」為發想,採1:1比例,打造一座高達6公尺的大龍旗花燈,吳登興說,配合今年花燈以環保為題,大龍旗外框是用舊衣褲作為燈布,他費了不少工夫才收集到金聲順、聖震聲、錦陞社、集雅軒等藝頭早年團員出巡所穿搭的舊衣帽褲子,甚至也有轎班抬轎鞭炮炸過的破舊牛仔褲加工拼貼而成的燈衣,彰顯環保與懷舊之意。

北港文化中心二樓有北港藝陣專館,館內陳列大龍旗文物,賞完花燈可上樓參觀大龍旗歷史...
北港花燈大師吳登興以列為國家級文物的北港大龍旗為發想,再以陣頭舊衣帽為燈布,創作...
大龍旗花燈的框架全部以早年陣頭的舊衣帽作為燈布材料,別具懷舊與環保意象。記者蔡維...
大龍旗早年出陣遶境的真實景象。記者蔡維斌/翻攝
北港花燈大師吳登興以列為國家級文物的北港大龍旗為發想,再以陣頭舊衣帽為燈布,在北...
北港文化中心二樓有北港藝陣專館,館內陳列大龍旗文物,賞完花燈可上樓參觀大龍旗歷史...

吳登興表示,大龍旗花燈與大龍旗結構設計相同,採「之」字型構圖,讓旗內的龍燈看起來更壯大生動,由於北港文化中心二樓設有北港陣頭專館,館內陳列復刻版的大龍旗及龍團出巡模型,這座大龍旗花燈設在文化中心燈區,宛如導覽意象花燈,賞完燈再進入展館參觀,對北港陣頭文化底蘊將有更深刻認知,意義非凡。

台灣燈會 花燈 北港

推薦文章

留言